江旋
  時隔一年,中石油在大連的生產設備再度出現事故。6月30日晚間,大連金州開發區,因為第三方施工導致中石油一根輸油管線爆裂、原油泄漏。2010年至今,中石油大連公司已經發生多起事故,包括輸油管道和儲運罐。在國內眾多儲運設備已經運營多年的情況下,油氣儲運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中石油6月30日晚間消息稱,事故原因是大連岳林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在大連金州新區路安停車場附近,進行水平定向鑽施工中,將中石油新大一線輸油管線鑽通,導致原油泄漏。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網,在排污管網出口處出現明火。事故發生後,中石油立即停運了該管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石油集團獲悉,事發當日,中石油相關對口科室的負責人已經趕到事故現場。
  7月1日,本報記者從大連市應急辦獲悉,管道爆裂中溢出的原油,流入了市政雨、污水管網,未對自來水管網等形成污染。中石油管道公司正在組織人員對事故溢油進行清理回收。
  應急辦同時稱,環保部門設置多處空氣質量監測點,持續環境監測表明,VOC(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超標0.79倍,其他指標均正常。1日下午,排查無危險地帶的群眾已陸續返回家中。
  2010年以來,中石油在大連就已經發生多起爆炸事故,原因多為輸油管道或者儲存罐著火。
  中國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工程系吳長春教授對記者表示,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大連因為擁有靠海的優越地理位置,就是中國在東北的石油轉運和石油加工中心。現在,大連也是原油進口的重要港口,具有較大的原油加工能力。因此,儲運設備的安全問題亟待關註。
  “但輸油管道在市政施工中被碰到的風險還是普遍存在的。”吳長春說道。
  他指出,管網在建設中有一整套安全防護標準,在選建的時候就要經過地方政府的批准,避開城市規劃區。但隱患之一是,後續的市政設施建設有時會離石油管網比較近,佈局不合理;其次,管網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有關,“6·30”大連事故中的管線其實是屬於比較新的管線,但東北地區有一些管線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運營,受到的腐蝕也比較嚴重。
  記者瞭解到,國內的管線年齡最長的已經超過40年,而國外不少管線的使用年份已經超過60年。
  昨日,中石油另有消息稱,於1973年9月建成投產的鐵秦線,因管道服役時間較長,2014年6月30日葫蘆島出站方向6公里處發生管道腐蝕減薄開裂,經過應急處理,未發生次生災害和環境污染事件,目前現場處置正在恢復中。
(原標題:中石油大連事故背後:儲運安全問題凸顯)
(編輯:SN1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k33ikad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